2019/09/24李明諭律師於海大法律系及法研所演講

一.法律系學生出路
二.如何準備考律師
三.目前律師困境
四.選擇律師發展路線
五.如何經營律師人脈

一.法律系學生出路
法律系除了當律師,還有那些選項呢?
法律系畢業可能的出路有很多,如:
1.律師,司法官。
現在律師考試變簡單了,司法官還是非常困難。雖然現在職業律師的薪水還是高於一般公司法務,未來有漸漸降低的趨勢。
如果認為可以登龍致富,想要進法律系,應該會失望;但如果已經念了法律系,律師還是要考上,畢竟律師考試變簡單了,考個資格,對未來規劃依然有用。
還有其他公務員像是調查局、書記官、法警等等。
2.律師事務所法務。
簡單來講就是律師的助理。很多公司都希望員工要先待過律師事務所,因為會面臨不同的實務案件,尤其是真正面對訴訟程序,談判,諮詢。
3.資產管理公司人員。
這類公司就是向銀行以相當低的折數的方式購買銀行不良債權,利潤滿高的,需要很多法務人員,偏重在強制執行方面。
4.法規研究人員。
這個工作通常需要碩,博士學歷。
例如:中研院以及國科會;也有一些是政府智庫型,像是資策會、台綜院、台經院。就是提供意見,或是幫政府規劃。
5.保險審核,訴訟。
雖然開始時薪水低,但可以慢慢爬上去,生活算是非常穩定平實。
6.政府約聘人員。
政府都會設有法務室。
7.國會助理。
經驗豐富的助理非常厲害,不用擔心委員選不上,新進委員十分願意聘用資深助理;而且如果任內廣植人脈,出去(非法務的工作)不是太難。
甚者,政黨培養新人,從助理裡找想要從政的人,一些立委也是助理出身。
8.代書。
有土斯有財,代書工作尤其涉足土地買賣者,很容易致富。
9.法官助理,檢察事務官。
蠻多公司會覺得有實務經驗的人,所以相對來說很喜歡聘僱法官助理,檢察事務官。
10.法遵,法規。(參圖表)
通常就是有專法,這個工作要作就是隨時盯著有沒有新的法規更動,然後讓內部的規範合於法規。前者多半是在金融業,像是銀行、證券行、保險業,對象是內國法規;後者多半是在藥品、化粧品、食品等公司,對象主要是內國以及出口地的法規,此與法務差異容後比較
11.法務。
法務要作的事,是與業務單位共同為公司追求最大的利益以及最低的風險,所以並不是為了阻擋不合法或是風險過高的決策,而且要幫公司想辦法,怎麼運用法律(或否)而得到最高的效益。所以,法務應該是管理部門參與決策的一部份,提供相關的手段以及建議,以達成公司想要達到的目的。而且要清楚的下判斷,什麼案件適合使用法律,什麼案件不用或用不上,自我的基準在哪裡。
至於公司法務以及律師的不一樣,在於法務要瞭解公司產品、公司期許、業界規則等等,內部人不見得知道它與法律相關,而外部律師不見得能夠知悉的眉角。
而訴訟,絕對是外部律師比內部法務厲害,除非內部法務本身就有一定的訴訟經驗(可能內部要求打訴訟或由律師轉職),兩個職位並不能相互取代。
12. 外交特考開新類組-國際法組
2018年考選部就有消息指出外交特考預定會新增新類組,確定2019年外交特考新增『國際法組』。
外交特考國際法組主要需具國際法專才之外交人員,能參與國際事務談判、研議處理涉外國際法之相關專案,辦理各項涉外法律事務等能力。因此法律系畢業、擁有法律知識的人才,又有另一個出路選擇,可以來挑戰外交特考-國際法組
外交特考三等-國際法組科目及配分
1.國文(國學常識、公文作文)-10%
2.綜合法政知識-10%(兩岸關係30%、憲法30%、比較政治政府40%)
3.國際關係和近代外交史-15%
4.國際公法-15%
5.國際私法、條約法與條約締結法-10%
6.國際海洋法及國際人權法-10%
7.外交實務英文寫作-30%
外交特考國際法組少了國際經濟學和國際傳播
對於國經頭痛的考生可以選擇國際法組,提升自己上榜的機會!
13.其他
有些是幕僚性的工作,也有些工作是專門寫計畫書跟政府機關簽計畫。至於如前所說,專利商標等等常常被分作是法律系的工作內容,不過因為專業性太高,這對於法律系的人來講等於是重新學習,政大智財所也被歸類在商學院。
【法務和法遵角色衝突】
法務和法遵在銀行扮演不同角色,業務是衝突的,「你怎麼叫一個人要去找客戶拉業務,又要他防止客戶洗錢?」
台資銀行普遍有法務兼法遵的情形,不是蓄意想洗錢,只是功課沒做好,為了省人事成本,導致違反法令。
他說,法遵人員要具洗錢防制經驗,又要有國際金融經驗,人才稀少,年薪動輒500萬元至1500萬元起跳,台資銀行可能為了省錢,海外分行沒有設專職的法遵人員,也可能覺得自己小小的不會被抓,心存僥悻。

二.如何準備考律師
1.了解法律脈絡,貫通邏輯:
有些學生喜歡法律,但卻擔憂要背誦各種不同的法條而卻步讀法律絕對不是死背法條,最重要是讀熟。當讀熟法律時,碰到特定事件,便能融會貫通地將法條用上。只要明確理解法律架構與系統,就會懂得該如何運用,「現在國家考試也提供法典參閱,如果不熟,即使有法條能參考也不一定能解答。」
2.毅力
由於考取律師執照的過程十分漫長,許多學生往往沒有毅力持續拚鬥下去。
3.作考古題,一作再作。
4.集體讀書互通有無。
「讀法律最重要的是『學、問、思』。學會下苦功、懂得勇於提問、利用讀書會聚集同學思考,是能讓法律知識進步的重要關鍵。」想及早通過考試,可以找個跟法律有關的工作,半工半讀,利用時間學習;若只是成天窩在家裡讀書數十小時,就像關在象牙塔內封閉自我,效率會愈來愈差。
5.背判解判例及最新判決:

三.目前律師困境
一直以來,律師考試幾乎是每一位法律學子必經的過程,鮮少有人放棄。這當中,有人一試過關,有人耗費3年、5年,甚至10年,只為換來一紙證照。
法律學子之所以這麼熱衷國家考試,原因只有一個:論社會地位,論收入,律師都是法律學子心目中的唯一金飯碗。取得律師證照,等於取得年薪數百萬的入場券。

(1)律師人數過多
根據律師公會全聯會提供資料,20年前,每年通過律師考試的人數僅約兩位數,如今已將近4位數,但是司法院統計,訴訟案量卻幾乎沒有增加。
全聯會認為,律師實習與就職困難,問題出在前端沒控管。
過去十年來大學紛紛改制,許多技術學院增設法律科系,目前全國已經有將近40個學校有法律相關系所,每年畢業生高達5000人。
考選部更在2011年,改變律師高考錄取制度,第一試錄取三分之一,第二試再錄取三分之一,換算下來,總錄取率是到考人數的10%以上。過去4年,平均每年錄取超過900人,是10年前的將近3倍。
錄取人數增加,除了考制改變,還有個原因是報名人數暴增。律師考試報考人數從二00一年的6000多人急遽上升,到去年已經超過一萬人,成長超過6成。
原因在於,考選部在二00一年放寬律師國家考試報考標準。原本只有法律、財經法等系所畢業才能報考,被放寬為大學任何科系畢業,只要修7科、20學分以上的法律課程,即可報考。
然而,根據考選部統計,過去十年來非法律系所畢業,只靠修20學分和補習而通過律師國考者,僅約佔及格人數的6%,顯示開放此款考生報考的衝擊並不大。
再來看後端的就業市場。一個弔詭的現象是:隨著台灣民主法治的程度提升,為何法律人的就業市場卻似乎成長停滯?
「大家生病會找醫生,但打官司卻不一定找律師,」學者指出,在德國訴訟一定要找律師代理制度,但台灣沒有此規定,許多人於是選擇省錢,自己打官司。
(2)律師業務遭瓜分
台灣的法律服務市場被眾多業者瓜分。
例如:會計、房地產交易其實都屬於律師的業務,只是在台灣,長久以來被房仲、代書等業者瓜分。
律師在從前被認為只會打訴訟,但社會進步,法務需求更多更雜,律師要有專業分工。
(3)律師大多集中在訴訟律師行業。
這個問題的最大癥結在於,「國內有8成以上的律師,投入訴訟律師行業,而這個市場卻早已經呈現飽和的狀態,」
過去,法律系一直都是熱門明星科系,是眾人注目的焦點,更是就業保證。近年來,律師高考錄取率年年超過10%,產生數千名有執照卻未執業的流浪律師,使法律系畢業生面臨更多不確定性與挑戰。
四.選擇律師發展路線
1出國進修,晉級國際。
2轉司法官
3兩岸業務
4專業分工
除了基本的民法、刑法之外,多學習第二專長及第二語文,例如智慧財產權、科技、會計、電信等等領域。

五.如何經營律師人脈
1爭取曝光
(1)參加民間社團:扶輪社,青商會,獅子會,同濟會,崇她社,紳士會。
(2)參與法律服務;各地議員法律服務,立委服務處法律服務,縣市政府法律服務。
2耐心服務:
唯有實力,才能讓客戶心服口服,而期間就需要時間。讓自己更具競爭力,才是律師與時俱進的生存之道。
2019/09/24